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实验技能,掌握中学物理的教学方法,熟悉现代教学技术,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从事物理教学的教师和物理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其他人才,为贵州省中等教育服务。
二、培养规格
1.人才培养规格依据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进行物理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能力、从事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高尚的道德品质。此外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具有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
(二)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
(三)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
(四)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从事物理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五)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以及物理学教学的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
(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
数学、教育学、物理学。
四、学制
标准学制为四年,修业年限可在3—6年内浮动。
五、学分
毕业所需总学分为:  170.5 学分;其中,通识课程 45 学分;专业课程  99.5 学分;综合实践课程  26 学分;
六、本专业的课程设计思路及课程关系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思想依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贵州师范大学关于制定2013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在全课程设计过程中,以夯实学生专业基本知识、提升教学实践技能为基础,改革本科教学内容为契机,以开展与用人单位实践合作为平台,形成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学生专业发展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课程设计方向,同时,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对接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体现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具体开设课程之间的关系
“通识课程”模块,课程设置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觉悟、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比较丰富的人文、科技、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运用技术、英语运用能力,具有健康身心和强健的体魄。
“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模块,设置了理学、科学写作等相关方向课程,是充分考虑到作为物理教师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只有具备比较扎实的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和能力,才能适应现代教师教育发展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需要。
“本学科基础知识”模块,重点教授与基础物理学、电子技术、物理教学论等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在这个模块中,还针对性地开设了电子技术、教学理论与技巧等课程着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扎实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
“本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设置了物理学专业必须掌握的包括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等四门课程,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物理学专业的核心知识,并具备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发展课程”模块,着力于根据目前国内和本地教师教育发展、计算机技术、电子产品研发等的现状、趋势和需求,结合学生兴趣、特长,设置了教师教育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两个发展方向供学生选择, 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使他们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同时,这两个方向的课程也为有较好专业基础和较强研究能力的学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前期知识和技能储备。
“综合实践课程”模块着力强化学生在思想政治素养、专业实践和研究能力、职业基本技能、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能力,全面学生学以致用、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的各项技能和能力。本课程大纲将学生的教师教育技能作为基本技能进行培训和强化,旨在夯实物理学师范类本科专业学生求职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识课程”侧重于大学生的通识文化修养、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是进行专业学习的基础;“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和“本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则是物理学师范类本科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本学科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进入教师教育行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教学技能,是核心课程学习的必要准备和前提;“本学科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凝聚了物理学学科知识的前沿和精华,是物理学本科人才培养的中枢,“发展方向课程”将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拓宽将来就业的渠道;“综合实践课程”是对学生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从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和能力的实践过程。各课程模块之间紧密相连,紧密衔接,承前启后,共同实现本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
七、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学位。
八、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参见《贵州师范大学本科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修订)》和《贵州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试行)》。
 
九、课程结构及学分分布
    (一)教师教育类专业
| 课程结构 | 分模块 | 课程性质 | 学 分 | 所占比例 | 
| 通识课程 | 思品与政治类、运动与健康类、方法与工具类、阅读与欣赏类、科技与社会类、热点与争鸣类、经济与人生等 | 选修 | 理论 | 8 | 4.7% | 
| 实践 |   |   | 
| 必修 | 理论 | 34 | 19.9% | 
| 实践 | 3 | 1.8% | 
| 专业课程 |   相关学科基础课程 | 选修 | 理论 | 0-4 | 0%-2.3% | 
| 实践 | 0-1 | 0%-0.6% | 
| 必修 | 理论 | 18 | 10.6% | 
| 实践 |   |   | 
|   本专业基础课程 | 选修 | 理论 |   |   | 
| 实践 |   |   | 
| 必修 | 理论 | 24 | 14.1% | 
| 实践 | 8 | 4.7% | 
| 专业核心课程 | 选修 | 理论 |   |   | 
| 实践 |   |   | 
| 必修 | 理论 | 16 | 9.4% | 
| 实践 |   |   | 
| 教师教育类发展方向课程 | 选修 | 理论 | 0-20 | 0%-11.7% | 
| 实践 | 0-5 | 0%-2.9% | 
| 必修 | 理论 | 9 | 5.3% | 
| 实践 | 7.5 | 4.4% | 
| 综合实践课程 | 通识类综合实践课程 | 必修 | 实践 | 6 | 3.5% | 
| 专业类综合实践课程 | 必修 | 实践 | 12 | 7.0% | 
| 职业技能训练课程 | 必修 | 实践 | 4 | 2.3% | 
| 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课程 | 必修 | 实践 | 4 | 2.3% | 
| 合计 | 170.5 | 100% | 
主要环节比例:毕业总学分  170.5  ,实践环节学分  49.5  ,占总学分的  29 %;
选修课程学分  25 ,占总学分的  15  %。
 
十、人才培养计划表(见附表)
附表:教师教育类专业使用
  物理学专业通识课程人才培养计划表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年级: 2014级                    培养层次:本科                       
| 课程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构成 | 学期及周学时分布 | 考核 方式 | 
| 讲授 | 实验 | 上机 | 其它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通识课程模块                       通识课程模块                 | 思品与政治类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必修 | 3 | 48 | 16 |   |   |   |   |   |   |   |   |   |   |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必修 | 2 | 32 | 16 |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必修 | 3 | 48 | 32 |   |   |   |   |   |   |   |   |   |   |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必修 | 4 | 64 | 48 |   |   |   |   |   |   |   |   |   |   |   |   | 
|   | 形式与政策 | 必修 | 2 | 32 | 16 |   |   |   |   |   |   |   |   |   |   |   |   | 
|   | 贵州省情 | 必修 | 1 | 16 | 0 |   |   |   |   |   |   |   |   |   |   |   |   | 
| 运动与健康类 |   | 公共体育Ⅰ—Ⅳ | 必修 | 2+2 | 128 | 144 |   |   |   |   |   |   |   |   |   |   |   |   | 
| …… | 选修 |   |   |   |   |   |   |   |   |   |   |   |   |   |   |   | 
| 方法与工具类 |   | 大学计算机 | 必修 | 2 | 32 | 16 |   | 16 |   |   |   |   |   |   |   |   |   |   | 
| 必修 | 2 文、理科 | 32 | 16 |   | 16 |   |   |   |   |   |   |   |   |   |   | 
| 大学英语Ⅰ—Ⅳ基础课程 | 必修 | 12 | 192 | 192 |   |   |   |   |   |   |   |   |   |   |   |   | 
| 大学英语Ⅰ—Ⅳ提高课程 | 选修 | 4 | 64 | 64 |   |   |   |   |   |   |   |   |   |   |   |   | 
| 阅读与欣赏类 |   | …… | 选修 |   |   |   |   |   |   |   |   |   |   |   |   |   |   |   | 
| 科技与社会类 |   | …… | 选修 |   |   |   |   |   |   |   |   |   |   |   |   |   |   |   | 
| 热点与争鸣类 |   | …… | 选修 |   |   |   |   |   |   |   |   |   |   |   |   |   |   |   | 
| 经济与人生类 |   | …… | 选修 |   |   |   |   |   |   |   |   |   |   |   |   |   |   |   | 
| 必修课程小计 | 35 |   | 624 | 496 |   |   |   |   |   |   |   |   |   |   |   |   | 
| 选修课程小计 | 8-12 |   |   |   |   |   |   |   |   |   |   |   |   |   |   |   | 
 
 
 
 
 
 
 
 
 物理学专业专业课程人才培养计划表
  学院: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年级: 2014 级                       培养层次:本科
| 课程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构成 | 学时学期分布 | 考核 方式 | 
| 讲授 | 实验 | 上机 | 其它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专 业 课 程 模 块         | 相关学科基础课程 |   | 高等数学(一)(必修) | 4 | 64 | 64 |   |   |   | 4 |   |   |   |   |   |   |   | 考试 | 
|   | 高等数学(二)(必修) | 6 | 96 | 96 |   |   |   |   | 6 |   |   |   |   |   |   | 考试 | 
|   | 线性代数与概率论(必修) | 4 | 64 | 64 |   |   |   |   |   | 4 |   |   |   |   |   | 考试 | 
|   | 数学物理方法(必修) | 4 | 64 | 64 |   |   |   |   |   | 4 |   |   |   |   |   | 考试 | 
|   | 现代科学技术导论(选修) | 3 | 54 | 54 | 0 |   |   |   |   |   |   |   |   | 3 |   | 考试 | 
|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选修) | 2 | 32 | 16 |   | 16 |   |   |   |   |   | 2(2) |   |   |   | 考查 | 
| 必修课程小计 | 18 | 288 | 288 |   |   |   |   |   |   |   |   |   |   |   |   | 
| 选修课程小计 | 5 | 86 | 70 |   | 16 |   |   |   |   |   |   |   |   |   |   | 
| 本学科基础课程 |   | 力学(必修) | 4 | 64 | 64 |   |   |   |   | 4 |   |   |   |   |   |   | 考试 | 
|   | 热学(必修) | 3 | 48 | 48 |   |   |   |   | 3 |   |   |   |   |   |   | 考试 | 
|   | 电磁学(必修) | 4 | 64 | 64 |   |   |   |   |   | 4 |   |   |   |   |   | 考试 | 
|   | 光学(必修) | 3 | 48 | 48 |   |   |   |   |   |   | 3 |   |   |   |   | 考试 | 
|   | 力、热学实验 (必修) | 3 | 52 | 6 | 46 |   |   | 2(2) | (3) |   |   |   |   |   |   | 考试 | 
|   | 电磁学实验(必修) | 1.5 | 29 | 0 | 29 |   |   |   |   | (2)(3) |   |   |   |   |   | 考试 | 
|   | 光学实验(必修) | 1.5 | 29 | 0 | 29 |   |   |   |   |   | (2)(3) |   |   |   |   | 考试 | 
|   | 原子物理学(必修) | 4 | 64 | 64 |   |   |   |   |   |   |   | 4 |   |   |   | 考试 | 
|   | 模拟电路(必修) | 3 | 48 | 48 |   |   |   |   |   |   | 3 |   |   |   |   | 考试 | 
|   | 模拟电路实验(必修) | 1 | 18 |   | 18 |   |   |   |   |   | (2) |   |   |   |   | 考试 | 
|   | 数字电路(必修) | 3 | 48 | 48 |   |   |   |   |   |   |   | 3 |   |   |   | 考试 | 
|   | 数字电路实验(必修) | 1 | 18 |   | 18 |   |   |   |   |   |   | (2) |   |   |   | 考试 | 
| 必修课程小计 | 32 | 530 | 390 | 140 |   |   |   |   |   |   |   |   |   |   |   | 
| 选修课程小计 |   |   |   |   |   |   |   |   |   |   |   |   |   |   |   | 
| 专业核心课程 |   | 理论力学(必修) | 4 | 64 | 64 |   |   |   |   |   |   | 4 |   |   |   |   | 考试 | 
|   | 电动力学(必修) | 4 | 64 | 64 |   |   |   |   |   |   |   |   | 4 |   |   | 考试 | 
|   | 量子力学(必修) | 4 | 64 | 64 |   |   |   |   |   |   |   | 4 |   |   |   | 考试 | 
|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必修) | 4 | 64 | 64 |   |   |   |   |   |   |   |   | 4 |   |   | 考试 | 
| 必修课程小计 | 16 | 256 | 256 |   |   |   |   |   |   |   |   |   |   |   |   | 
| 选修课程小计 |   |   |   |   |   |   |   |   |   |   |   |   |   |   |   | 
| 专业发展方向课程 |                 教师教育方向                             计算机技术应用方向 |   | 物理教学论(必修) | 4 | 64 | 64 |   |   |   |   |   |   |   | 4 |   |   |   | 考试 | 
|   | 中小学教育基础(必修) | 3 | 48 | 32 |   |   | 16 |   |   |   |   |   |   |   |   | 考试 | 
|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必修) | 3 | 48 | 32 |   |   | 16 |   |   |   |   |   |   |   |   | 考试 | 
|   | 现代教育技术(必修) | 2 | 32 | 16 |   |   | 16 |   |   |   |   |   |   |   |   | 考试 | 
|   | 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必修) | 2 | 36 | 0 | 36 |   |   |   |   |   |   |   | 3 |   |   | 考试 | 
|   | 近代物理实验(必修) | 2.5 | 45 | 1 | 44 |   |   |   |   |   |   | (4) |   |   |   | 考试 | 
|   | 教学课件制作(选修) | 2 | 32 |   | 32 |   |   |   |   |   |   |   | (2) |   |   | 考试 | 
|   | 固体物理(选修) | 3 | 48 | 48 | 0 |   |   |   |   |   |   |   | 3 |   |   | 考试 | 
|   | 专业外语(选修) | 2 | 36 | 36 | 0 |   |   |   |   |   |   |   | 4 |   |   | 考试 | 
|   | 设计与研究性实验(选修) | 1 | 18 | 3 | 15 |   |   |   |   |   |   | (2) |   |   |   | 考试 | 
|   | 中学物理疑难实验研究(选修) | 2 | 36 |   | 36 |   |   |   |   |   |   |   | (2) |   |   | 考试 | 
|   | 物理课标解读及教材分析(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2 |   |   |   | 考试 | 
|   |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2 |   |   |   | 考试 | 
|   | 高中物理专题讲座(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2 |   |   |   | 考试 | 
|   | 物理逻辑与物理教学逻辑(选修) | 1 | 16 | 16 |   |   |   |   |   |   |   |   | 2 |   |   | 考试 | 
|   | 物理学思维方法(选修) | 1 | 16 | 16 |   |   |   |   |   |   |   |   | 2 |   |   | 考试 | 
|   | 物理课堂教学技能(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2 |   |   |   | 考试 | 
|   |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选修) | 1 | 18 |   |   |   | 18 |   |   |   |   |   |   |   |   | 考试 | 
|   | 中学物理教学评价(选修) | 1 | 16 | 16 |   |   |   |   |   |   |   |   | 2 |   |   | 考试 | 
|   | 物理教育研究方法(选修) | 1 | 16 | 16 |   |   |   |   |   |   |   |   | 2 |   |   | 考试 | 
|   | 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选修) | 1 | 16 | 16 |   |   |   |   |   |   |   |   | 2 |   |   | 考试 | 
|   | 中考、高考试题分析(选修) | 1 | 16 | 16 |   |   |   |   |   |   |   |   | 2 |   |   | 考试 | 
|   | 理论力学II(选修) | 3 | 48 | 48 |   |   |   |   |   |   |   |   |   | 6 |   | 考试 | 
|   | 量子力学II(选修) | 3 | 48 | 48 |   |   |   |   |   |   |   |   |   | 6 |   | 考试 | 
|   | 天体力学概论(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2 |   |   |   | 考试 | 
|   | 天体物理学(选修) | 3 | 48 | 48 |   |   |   |   |   |   |   |   | 3 |   |   | 考试 | 
|   | 脉冲星天文学概论(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   | 2 |   | 考试 | 
|   | 核天体物理导论(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2 |   |   |   | 考试 | 
|   | 高能物理导论(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   | 2 |   | 考试 | 
|   | 物理学前沿讲座(选修) | 1 | 16 | 16 |   |   |   |   |   |   |   |   | 1 |   |   | 考试 | 
|   | 高能重离子碰撞(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2 |   |   |   | 考试 | 
|   | 宇宙学导论(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 2 |   |   | 考试 | 
|   | 广义相对论(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   | 2 |   | 考试 | 
|   | 复杂系统(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 2 |   |   | 考试 | 
|   | 高能物理实验模拟(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2 |   |   |   | 考试 | 
|   | 粒子物理(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 2 |   |   | 考试 | 
|   | 音视频技术(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2 |   |   |   | 考试 | 
|   | 音视频技术实验(选修) | 1 | 18 |   | 18 |   |   |   |   |   |   | (2) |   |   |   | 考试 | 
|   | 算法与数据结构(选修) | 3 | 48 | 48 |   |   |   |   |   |   | 3 |   |   |   |   | 考试 | 
|   | 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选修) | 1 | 18 |   | 18 |   |   |   |   |   | (2) |   |   |   |   | 考试 | 
|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选修) | 3 | 48 | 48 |   |   |   |   |   |   |   | 3 |   |   |   | 考试 | 
|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选修) | 1 | 18 |   | 18 |   |   |   |   |   |   | (2) |   |   |   | 考试 | 
|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选修) | 3 | 48 | 48 |   |   |   |   |   |   |   |   | 3 |   |   | 考试 | 
|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选修) | 1 | 18 |   | 18 |   |   |   |   |   |   |   | (2) |   |   | 考试 | 
|   | 计算机网络工程(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 2 |   |   | 考试 | 
|   | 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选修) | 1 | 18 |   | 18 |   |   |   |   |   |   |   | (2) |   |   | 考试 | 
|   | 数据库原理(选修) | 2 | 32 | 32 |   |   |   |   |   |   |   | 2 |   |   |   | 考试 | 
|   | 数据库原理实验(选修) | 1 | 18 |   | 18 |   |   |   |   |   |   | (2) |   |   |   | 考试 | 
| 必修课程小计 | 16.5 | 273 | 145 | 80 |   | 48 |   |   |   |   |   |   |   |   |   | 
| 选修课程小计 | 76 | 1240 | 1031 | 191 |   | 18 |   |   |   |   |   |   |   |   |   | 
备注:学时分布中“2(2)”、“(2)/(3)”括号前数字表示每周的理论学时,括号内数字表示每个实验或上机的学时数。
专业方向课本专业学生应至少修满20个学分
专业课程模块的选修课程学分可以冲抵通识课程的选修学分。鼓励学生选修跨校际课程。
 
 
 
物理学专业通识类综合实践课程人才培养计划表
 
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年级:  2014级                  培养层次:本科             
| 课程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周 | 学时构成 | 学期及周学时分布 | 考核 方式 | 
| 讲授 | 实验 | 上机 | 其它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通识类综合实践课程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 | 2周 |   |   |   |   |   |   | √ |   |   |   |   |   | 考查 | 
|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2 | 3周 |   |   |   |   | √ |   |   |   |   |   |   |   | 考查 |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2 | 32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查 | 
| 小计 | 6 |   | 
 
注:军事理论课程结合军训进行,实践教学的“学期及周学时分布”,请用“√”表示。
 
物理学专业专业类综合实践课程人才培养计划表
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年级: 2014级                      培养层次:本科           
| 课程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周 | 学时构成 | 学期及周学时分布 | 考核 方式 | 
| 讲授 | 实验 | 上机 | 其它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专业类综合实践课程 |   | 教育实习(见习) | 8 | 8周 |   |   |   |   |   |   |   |   |   |   | √ |   |   | 
|   | 毕业论文(设计) | 6 | 8周 |   |   |   |   |   |   |   |   |   |   | √ |   |   | 
|   | 创新创业教育 | 4 |   |   |   |   |   |   |   |   | √ |   |   |   | √ |   | 
| 小计 | 18 |   | 
 
注: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累计时间不少于1学期。除毕业论文外,教育见习、实习、研习都在教师教育发展方向课程的教师教育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具体体现。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期及周学时分布”,请用“√”表示。
 
 
 
 
 
 
 
 
物理学专业职业基本技能训练课程人才培养计划表
 
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年级:2015级                   培养层次:本科           
| 课程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核标准 | 考核 方式 | 
| 职业基本技能训练课程 |   | 教师口语 | 必修 | 1 |   | 
|   | 硬笔书写 | 必修 | 0.5 |   | 
|   | 简笔画 | 必修 | 0.5 |   | 
|   | 教学板书 | 必修 | 0.5 |   | 
|   | 课件制作 | 必修 | 0.5 |   | 
|   | 美术/音乐基础 | 必修 | 1 |   | 
|  小计 | 4 |   |   | 
注: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期及周学时分布”,请用“√”表示。